一周内两登头版!《科技日报》聚焦中联重科以科技立异赋能农业生产
宣布时间:2025-02-26
一周内两次荣登头版!克日,《科技日报》头版刊发《农机智驾绘春图》和《湖南:智慧农业照亮农民致富路》两篇报道,文中划分以中联重科智能农机和中联智慧农业为典范案例,展示公司通过科技立异,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。以下是两次报道节选。
▲中联重科一周内两登《科技日报》头版报道
农机智驾绘春图
【科技赋能春耕】
◎本报记者 吴纯新 俞慧友 华 凌 颉满斌
不负春光,万象“耕”新。2月24日,站在田间,湖南省常德鼎城农业相助社周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相助社使用智能插秧机开展了差别地形、差别规模的插秧作业,“它的‘S’弯联下手艺和自动对齐功效简化了插秧的重大操作,插秧精度和效率显着提升,一个作业季能为我们节约近万元人力本钱”。
▲中联重科智能插秧机作业场景
智能化农机提效率
湖南省常德鼎城农业相助社使用的插秧机,应用了中联重科水稻机械事业部研究院自主研发的“智驾”系统。该院院长员征文先容:“‘智驾’系统实现了自动驾驶、作业计亩、车辆监测3项手艺的有机融合。这将古板插秧机两人作业模式改变为一人作业模式,为水稻插秧环节提供了更智慧的解决计划。”
▲中联重科智能插秧机无人驾驶作业
…装上北斗导航的拖沓机、平地机、插秧机可实现无人驾驶,作业误差控制在厘米级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看来,农机生长履历了4个阶段:1.0时代是“从无到有”,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;2.0时代是“从有到全”,全程周全机械化;3.0时代是“从全到好”,用信息手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;4.0时代则是“从好到强”,实现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。现在,我国农机生长已迈入4.0时代。
湖南:智慧农业照亮农民致富路
【切记总书记嘱托】
◎本报记者 俞慧友
迎着早春的暖阳,沿着谢黄公路一起前行,科技日报记者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。这条公路的一侧是村民寓所,另一侧为鼎城区粮食生产万亩综合树模片焦点区。穿过挂着“地种小康心种善,家生大美国生春”牌匾的大门,即是种粮大户戴宏的家。戴宏仍清晰地记得,2024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树模片区的情景。
……
高标准农田更“智慧”
在粮食生产万亩综合树模片焦点区里,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联智慧农业”)驻鼎城区现代农事效劳中心智慧农业项目组的成员,正在装置田间木栈道、智能闸门等物联网装备。“3月10日前,我们将完成项目的硬件工程部分。”项目认真人李超说。
▲中联智慧农业打造的树模农场之一
2015年,谢家铺镇首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。2024年,外地最先进一步刷新。此次刷新不但在焦点片区举行数字农田升级、布设智能物联网装备,还团结卫星、地面团队、农机终端,实现“天逍遥人机”五位一体的数字化信息收罗。
此次刷新进一步优化了田块排布。李超先容,焦点区原田块数目逾110块,平均每块占地2.7亩,田块形状不规整,倒运机械作业和莳植治理;经刷新后,田块缩减到40块,平均每块7.89亩,增添耕地面积2.5亩,农机效率提升,并更有利于大马力机械化作业。“小田变大田后,物联网装备数目也镌汰了,有用降低了数字农业建设本钱,利于数字农业在其他地区的复制和推广。”他说。
别的,中联智慧农业还将在树模区实验手艺效劳试点,通过自动妄想采样点、高密度土壤采样、多光谱影像获取、长势监测剖析等手艺,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。“我们通过农田基础信息提取,将渠道、田埂、电线杆、作物位置等信息一键上图入库,无人机加入即可直接作业,比一样平常无人机施肥作业可增效10%—20%,能更好应对现在农场劳动力欠缺的现状。”李超说。
▲中联智慧农业安排在田间的监测装备
今天的港中坪村,“田成块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高标准农田画卷逐渐徐徐睁开,种粮能够致富的优美愿景正照进现实。
最新报道